《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时间:2024-08-19 11:38:21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7篇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7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

正值暑假时日,《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排行位居前列,我便去观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我只想说,这部电影拍的太牛了,能再拍一部吗?

言归正传,这整部电影几乎是以一个人的讲述为中心由此展开所有的情节,以马皓文的东沛大桥和马飞的成长为线索,穿插交织出这一则完美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辉煌的事件:奥运圣火传递。马皓文十万火急的赶到了奥运圣火传递现场,抱起了马飞送给他一个生物礼物,与此同时,讲述人(长大后的马飞)在自我回忆中说:而我也明白这是我爸爸一生中最巅峰的时刻。从这句话我就推断出接下来可能有不好的事要发生。果然,接下来在大家都笑脸盈盈地等待着东沛大桥的开启仪式时大桥轰然倒塌,大家的笑容都凝固了,而马飞还在笑呵呵的拍手说:“爸爸这个魔术太牛了能再变一次吗?”

接下来,一切的一切开始走下坡路,马皓文因东沛大桥事件进了监狱,妻子离他而去,马飞被小学同学欺负。过了几年,马浩文从监狱跑出来,去到了儿子的学校,正逢儿子被处分,等待退学,于是他跟教导主任打了个赌,如果在期末考试中能让儿子考到全校前十,就不让他儿子退学,主任笑了,周围人都笑了,一种嘲讽的笑。

在这个情节中,我就能感受到,这个承诺将使接下来的事情开始走上坡路。

马皓文把儿子接回了家,没有向我想象的那样,买回一堆厚重的辅导书,开始制定学习计划,逼迫他每一天学习,而是教他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目的以及为何要学习,(马浩文把辅导书倒进垃圾桶的镜头,真的很霸气)他的教育理念,其实跟我也有几分相似,也应当跟绝大多数同学都相似:不要一头扎进书本里头死学,最终学的死板,以至于忘了自我真正要干什么。这也真是当代教育体系正在努力克服的弊端,学生在新型教学观念和老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便催生出了“偷学”风气(咳咳,有点扯远了)。所以说,这部电影从某些方面来说,应当也是对如今教育迈向新理念新观念教育的催化。马皓文对他儿子谈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马皓文让马飞所做的行为让马飞的班主任十分着急,为此还专门找马皓文进行了一场谈话。最终竟在离期末考一个月的时候带着他儿子观看了航空展,却在回来时遭遇了事故,而正是这次事故成功证明了马皓文的教育理念是没有错的:马飞凭着所学的课外知识,成功将自我逃离了一场特大洪水将会带来的危险。

自那以后又经历了许多,许多。马飞,最终还是留在了这个学校,逐渐长大,成了一名飞行员,随着讲述的结束,整个电影也快结束了。结局自然是喜人的,马皓文东沛大桥事件得到澄清,被恢复所有的名誉,马飞获得了优秀称号,马皓文与成功着陆后的马飞见面后,说出了那句话:这个魔术太牛了,能再变一次吗?

以东沛大桥为线索,让我看到了人性的残缺,以及世态的炎凉,以马飞成长为线索,点缀出了无限的父爱以及成长的艰辛。整部电影的情节架构都做得十分好,自然也是十分感人的,从儿子小时候对天上晃手电筒,期望父亲能找着家,到父亲老了,对天上摇手电筒,保佑儿子平安;再到父亲让儿子难过后,说出: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做爸爸,到儿子长大后让老了的父亲难过以后说出: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做儿子。等等,无一不能看出情节的细微缜密,可是,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晃手电筒的情节了,环境把气氛烘托的十分到位。

最终将电影中的那句话送给自我:人生就像射箭,如果没有箭靶子,那么每一天的拉弓也就毫无意义。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

浩瀚天空,航天员意外失联,在这绝境中他想到了那个最了不起的爸爸。回忆这漫长时光,故事里充满了欢乐,温暖,泪水和奇观。

爸爸一手抱着儿子,一手举着火炬,望着自己设计的东沛大桥,说道:“儿子,爸爸变了一个很大的魔术。”话音未落,大桥塌了,马皓文也因此被捕入狱。

在狱中,马皓文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儿子,儿子也每天用手电筒在漆黑的夜空为父亲指引回家的方向,盼望爸爸回家。

多年后,父亲出狱了,儿子也长大了,可马飞的成绩和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当閻主任决定开除马飞时,马皓文承诺让他带孩子,期末若不是年级前十名,即可开除。同学们的笑声,閻主任不屑的眼神,并没有使他灰心,从他的眼里我看到了坚定和信心。

“人生就像是射箭,理想就是箭靶子。人生若没有目标,每天的拉弓有何意义呢。”“人生就像一张答卷,试卷上的答案应不止A,B,C,D,还应有E,F,G…。在未来的人生中,难道每碰到一道难题就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吗?”我认为不是的,每个人的答案应是千姿百态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你想选哪个选项取决于你自己,一旦选定,就去努力吧,让你每天的拉弓变得有意义。

“我才不管你是不是年级前十,我要的是你的脑子一直在转,一直在想。”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都开始忠于分数论,竭尽一切力量,只为让孩子考上清北,可在这种心理下成长的孩子的未来一定会美好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可“望”字在当今社会却变了味,成了“逼子成龙”。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业上可能很优秀,可他们的天性活泼却被掩盖了,变成了每天的郁郁寡欢,脑袋里只有每天所学的知识,从未感受到新鲜事物,不会思考,这样的孩子难道真的是父母愿意看到的吗?我想爸爸妈妈每天想看到的孩子应是活泼开朗,爱异想天开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

就比如说閻主任就是一位典型的“分数论”旧时代教师。他认为马飞就是一块煤球,无论怎么洗终究成不了钻石,坏学生就不能平等享有权利,在他眼中,好学生就像他的亲子女,而成绩差的.学生就如那坐在路边的乞丐。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多鼓励,关注他们的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他们的潜能是要挖掘的。

作为一个杰出的青少年要有开放发散思维,让自己的大脑积极运转起来。其次,还得有理想,有了理想,便是坚持,最后达到成功的彼岸。如片中的马飞在期末考试中语文作为0分,可其思维的发散和知识的丰富却被不少老师赞扬,最后打了高分。人生中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又比如高三时,閻主任恳求马飞考取状元,为校争光。可马飞却坚持了自己儿时的理想,报考了飞行员。理想和命运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片尾,在马飞执行任务前,父亲找到了他,告诉他,他找到了真相,法院已经受理,马上就可以翻案了。而马飞为了自己的前程说:“爸,过去的事,咱能不能别折腾了?”马皓文听了,那一句“我的教育终究还是失败了”,让无数人泪目。返航后,马飞望着自己的父亲,饱含深情的说道:“这也是我第一次学着当儿子。”与前面马皓文的“我是第一次学着当爸爸”相呼应。

看完影片,感触颇深,有感而发。

《银河补 ……此处隐藏3111个字……沮丧的恶循环中。一分之差,天壤之别。高考虽然是分水岭,却不是唯一标准。如果用成长的发展观看清了学习的本质,了解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不会如此草率的否定自己和孩子,让他们得到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心理发展也更加完善。

最后,我想说,这世上没有银河补习班,也没有完美的教育方法,但却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每位家长和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他们才能在受挫时不悲观,意外时不侥幸,获得成就时不骄傲,正确看待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保持一颗平常心,认清自己的位置,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6

父亲这个角色,在每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很特殊,很远又很近,少不更事时,觉得父亲不解风情、不通情理,自己到不惑之年后,才发现父亲有多了不起。

《银河补习班》很坦诚的讲了一个有一点老旧的父子故事。但它融入了两位导演的个人经验。因为俩人也都是父亲,片中放置了很多他们自己对为人父、为人子女的困惑、迷惘及感悟,并把这一切,一股脑放进了故事里。

邓超坦言想做一个父子主题的电影很久了:“这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我俩当父亲后冥冥中的看法一拍即合,当爸爸的经历让我获得了很多能量,孩子们给我们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让我们重新学习如何去爱”。导演俞白眉坦陈:“这部作品凝聚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故事的时间跨度。它从1990年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讲起。走过1992年亚洲杯,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洪水,20xx年张国荣去世等等充满回忆的时间点。并且穿插了大量熟悉的道具、回忆中的歌曲(《走四方》、《快乐老家》),以各种方式,去唤醒年代记忆。这一刻,讲述故事的他们其实并不是父亲的身份,而是儿子,因为这些都是俞白眉和邓超儿时的回忆。

在故事中,爸爸问儿子: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儿子说“上清华北大”,爸爸说不对啊,这是过程,并不是目标,以后想要做什么才是那个答案: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就因为有这样的父亲,儿子才能从一个“吊车尾”逆袭成为“学霸”,最终实现梦想,成为了一名航天员。

涉及成长,探讨的自然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离不开社会。你的孩子为什么要上补习班,因为他(她)的成绩还不够好,因为为人父母的总是担心成绩不够好的孩子们,被浪潮汹涌的社会淘汰。然而,为什么许多孩子总是越补越差呢?难道是天生愚笨?

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怎样面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故事里提供了很多观点。比如孩子母亲代表的是更传统的管教——辱骂与批评,而邓超出演的父亲,则更现代,它代表了沟通、交流与理解。

不同的家庭教育观,自然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银河补习班》中,最让我触动的语句,其实是邓超对儿子说:“这是我第一次当父亲,我在学习做父亲。”

是啊,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亲,第一次当母亲。会困惑,会茫然,会无措,但也会摸索,学习,成长,努力做个好父亲、好母亲。比如要跟孩子做朋友,去真实分享你的困惑与感受,与他一起感受这个世界,更要感受在冰冷的现实世界之外的梦想。尽量不要强迫他,命令他,而是和你孩子一起从现实中抬起头,仰望星空。去实现孩子心中的梦想。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在有限的镜头和对白无法触及的更深处,其实有更多的爱需要细细剖来。所以才有了这本和电影同名i的书。它以更加细腻动人的文字,让这份天底下最深沉最平凡的爱,得到了更完整的呈现。

可怜天下父母心。看一场电影,你可能会在煽情时刻忍不住抹眼泪。但如果你仅仅满足于煽情的故事,怀旧的场景,那么这部电影就算是白拍。这是关于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诗篇。千言万语,每一个镜头,只是为了让你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时是孩子,也同时是父母。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7

前不久,观看了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银河补习班》,有很多感触。网上影评有说是获得优质情感体验的一部好片,也有讲是一碗没有现实操作性的教育鸡汤。抛开电影好坏不说,这里简单谈谈我对影片所讲故事中体现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问题的感想。

首先是学校教育。无疑,作为主流、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教育途径,学校教育在人才教育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相对来讲,拥有稳定师资的校园可以说是教育质量可靠且有保障的地方,能够满足人才成长的大多数需要。作为在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在保障教学大纲要求的主体教育内容传递及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在身边没有遇到过类似于以阎主任(李建义饰)为代表的校园教育经验守旧派,但很难说我们身上完全没有他的“缩影”。在电影中爸爸马皓文(邓超饰)在犯错是说自己是第一次做爸爸,儿子马飞(白宇饰)在犯错时说自己是第一次做儿子,很暖。我们教师虽然不是第一次从事教育工作,但面对的学生各异,有经验可参考是好事,但不能守旧,也要根据教学开展情况和学生特点及时调整。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能真的很难做到人人满意面面俱到,所以要尽可能的挖空心思去设计趣味性强、参与度高、接受效率好的课堂,教育改革从教师改革做起,做个好老师。

然后是家庭教育。很显然,家长应该明确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同时也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是孩子教育成长不可或缺的。不能不说,有马皓文这样的家庭教育革新派爸爸是很幸运的,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变通。对于“普通”父母又能从哪些方面去着手教育影响孩子呢?我想,无论父母有着怎样的教育背景,身处什么样的社会行业,都应该尽力去多跟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难处,倾诉自己的不易。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去面对困难,一起去尝试解决困难,做好榜样,多思考,多尝试,多修正,多总结。

学校教师及家长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孩子成才。成才是没有唯一标准的,如果非要寻找一个指标,可能育人成功的状态就是被教育者日后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对生活有着满心的热爱。我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出来这样的人才呢?怎样育人,思考了很久。我认为与其带着孩子去寻找未来,不如引导树立目标反推现在。也就是说,要引导他们思考,想做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这样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素质,具备这样的素质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学习到这些内容需要多长时间,每天要怎样做才能在这样的时间内完成······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成才的底层逻辑——习惯。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只要确定了目标,在习惯的加持下,通过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达成。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明确就是,自主学习习惯。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全靠老师教,没有自主学习能力,那就很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就不会进步。教育参与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和家长不仅是讲给学生听,更要做给学生看。因此,培养好的习惯,把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再给小草一点时间,他们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