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课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复习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复习课教案1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准备:
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二、复习乘法的意义。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口诀。
○○○ ○○○ ○○○ ○○○ ○○○
一共是( )个(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
□□□ □□□ □□□ □□□
◎有( )个,□有( )个( )个。
□的个数是◎的( )倍。
3、完成期末复习11。
沉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老师小结:
4+4+4只表示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可以写成34或43,求5的2倍也就是求25相加是多少,写成乘法算式52。
三、复习乘法口诀。
1、请学生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
3、完成期末复习12。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口诀对口令的游戏,然后根据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4、完成期末复习13。
(1)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孔雀羽毛的外端圈里,集体校对。
(2)然后指导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再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3)2和一个数相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有什么特点?5各一个数相乘呢?
(4)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们有0、2、4、6、8。5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是5或0。
5、完成期末复习14。
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督促学生写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校对。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在1~6的乘法口诀中哪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是一样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二六十二)
四、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五、作业布置。
数学复习课教案2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4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会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①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立体图形的投影片;
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立体图形?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我们学习过五种立体图形(如果没有选学球就说四种立体图形)。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
教师出示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立体图形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
教师:这些立体图形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一说每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分别说出每一种图形的组成部分及名称,如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几个底面、底面的形状、高、曲面等。
教师:我们还学习了求这些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谁能说一说每一种图形的表面积和它的体积有什么区别?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说明:什么是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什么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
教师: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教师: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方法和公式。
教师:大家说得很好,学习得很扎实。这些立体图形除了各自的特点以外,有的图形还有与其他图形共同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动动脑筋,给它们分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图形分成一类。先自己试着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自己试着分,然后让学生发言说自己的分法、分类的理由。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可以有几种分法。如: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没有曲面。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
圆柱、圆锥和球都有曲面。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是上下一样大。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都是底面积高。
教师:很好2我们不但掌握了这个单元学习的新知识,还会把新学习的知识与以前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理解,这使我们掌握的知识更丰富、运用起来也更灵活。
二、课堂练习
教师:现在.我们还要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我们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做练习十三的第4题。
读题后,让学生讨论这道题的题意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解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求这个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3米的圆柱的侧面积,加上这个圆柱的底面面积。)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5题。
请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根据高与半径的比,求出高的长度。)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第(1)小题的得数需要取近似值,注意取近似值的方法。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三的第6题。
请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
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求这个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是1。2米的圆锥的体积:)
再求什么?(再求已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又知道它的宽是10米、高是2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长。)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数学复习课教案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
< ……此处隐藏8317个字……>教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现在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完成教科书136页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了,下面有两道填空题,会填吗?
出示教科书132页第5题。
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
教师:有不同意见吗?你能根据这两句话列出算式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可结合两道填空题加深理解。
三、综合练习
1.教科书103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科书105页第16、1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数学复习课教案14第8单元 总复习
第2课时 位置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114第4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将数对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 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组织练习,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1.谈话:为了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老师想调整一下同学们的座位。下面是座位示意图:
已知(1,4)表示小亮的位置。
⑴小明、小丽和小红的位置用数对分别可以表示为( , ),( , ),( , )。
⑵老师想把小刚排在(5,3)这个位置上,请你在图中标出来。
⑶从小明的位置向左数2列,再向后数1行就是小强的位置,小强的位置是( , )。
2.下面是一幅街区平面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五爱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车站以东200m,再往北700m处。
⑴像上面那样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物的位置。
⑵小刚家在火车站以东600m,再往北400m处小红家在火车站以东900m,再往北200m处。在图中标出这两名同学家的位置。
⑶星期六,小刚的活动路线是(6,4)→(2,7)→(4,3)→(5,7)→(7,6)→(9,4)→(11,1)→(11,8)→(6,4)。与一说,他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二、回顾整理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三、巩固拓展
1.运用平移的方法加深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按要求完成题目。 (答案:数对略)
(1)中点A的位置可用数对(1,1)表示,那么平行四边形其他各顶点的位置分别怎样表示?
(2)写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和向右平移的的图形,写出平移后的各顶点的位置。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小结:一个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列数没变,行数发生变化;向左或向右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行数没变,列数发生变化。
2.教材第114页第4题。教师:我们都下过五子棋,都知道五子棋的规则。请观察题中的情境图,你能用数对来准确地表示出图上的棋子的具体位置吗?
学生观察图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四、课后小结
位置可以由数对来确定,要注意数对的规范写法,逗号前面表示列,逗号后面表示行。
五、作业: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板书设计】
位置复习课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数学复习课教案15教学内容:
新课程人教版数学第五册教材122页(总复习)9、10题
教学目标:
1、建立本学期所学的长度、时间、重量单位的概念,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2、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换算,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良好的认真审题、质疑问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长度、时间、重量单位的区别
教学重点:
掌握长度、时间、重量单位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
图片、小黑板和检测卡等等。
教学过程:
1、出示情境图片(动物王国),让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学们都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一位才是我们班的动物小博士!好吗?(出示动物信息,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填空)。
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8()。
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
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
2、小组汇报交流:得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主要有由情景图片引到问题情境中去,有图片资料转入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然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小结并揭题:
上面这些小动物的本领都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来表示?(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这些单位。我们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单位?谁来说一说?(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板书课题)
文档为doc格式